25亿年前,泰山还沉寂在茫茫大海之中,沧海桑田,古泰山运动中,泰山呼啸着跃出海面,亿万年地火的锻冶,亿万年岁月的洗礼,泰山石变得雄奇瑰丽、粗犷浑厚。
泰山奇石的石质为泰山岩群变质岩,岩石品种有斜长片麻岩、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、片麻状花岗岩、花岗片麻岩及细粒角闪石岩等。岩石坚硬,表面粗糙。 形成时代为太古代,距今25亿年前后。变质前的原始岩石有沉积岩,也有稍晚的岩浆侵入岩及火山岩。奇石图案的形成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后期,晚期结晶的浅色矿物斜长石、部分钾长石和石英等充填于不规则的原生裂隙中结晶而成。还有的是在变质岩基本形成和固结后,由于地下热流局部通过,引起深部岩石部分重熔,那些首先被熔的斜长石、石英等浅色矿物所形成的岩汁,上升充填在浅部因温度降低,岩石收缩而产生的裂隙中,形成各种网状、枝叉状、条带状、团块状等脉体,其中一部分脉体组成在现今岩石表面显露的象形图案或文字。经过地壳的造山运动,使这些变质岩石裸露地表,受风吹,雨淋,日晒及寒暑交替变化等风化作用,表层岩石逐渐破裂,形成大小不等的孤立块体。
原地未动的大型块体,在进一步经受风化,剥蚀等作用下,即形成大型奇石景观。另一部分块体侧在重力等外力作用下,自然崩落,相互碰撞,滚动,进入沟谷河道,经流水冲刷和砂石磨砺而成为小型奇石块体。这就是泰山奇石形成的全过程。
泰山奇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内涵丰富而珍贵,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泰山奇石是有记载的最早作为贡品的石种。《尚书·禹贡》和司马迁《史记·夏本纪》中均有“厥贡……岱畎丝、铅、松、怪石”的记载,即泰山谷地所产的丝、麻、铅、松和怪石(奇石),在中国第一个正式王朝的夏代已明令列为贡赋之中。由此可见泰山奇石利用历史之悠远。
泰山奇石的基本特征是:奇石块体为自然形体,大小不等,无雕凿痕迹;块体呈次棱角形、浑园形,无尖锐棱角;以其所显示的图案,或称图像、图纹为主,块体形态次之。即在灰白、灰黑、灰绿、浅红、黑色等岩石背景上,呈现各种各样的以白色色调为主的图纹、图像等图案。这些图案有似山川流水,有如古木枯枝,有像飞禽走兽,有类各种姿态的古今中外人物造型,以及苍劲有力的行、草文字。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,而且图案与石基之色反差明显,图案优美、逼真,分布恰到好处。
泰山奇石多出泰山谷底。泰山峰高谷深,水流落差大,冲刷力猛,每到雨季山洪卷顽石滚滚而下,千万年来冲刷出无数卵石。泰山为火成岩,石质坚硬,结构细密,纹亘富于变化。卵石特别光洁滑润,晶莹明亮,石色铁青,纹理雪白,光润亮泽、图美纹丽。造型千姿百态,图案千变万化,有玩赏收藏价值的奇石所崇尚的形、纹、色、质、音,无不具备。尤其纹理图案与石体本身在色泽上反差大,特别醒目,直观性强,有奇美、壮美、精美、粗犷美的不同特色,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。泰山石上各种各样的人物、动物、植物、景物、文字,或像得逼真,有纯真之美;或似像非像,有朦胧之美;或像国画艺术大写意,速写,简笔勾勒,余味无穷;或像运用西方印象主义、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创作的油画,蕴涵丰富。而且能够勾起人们的联想,有意境美和禅定美。欣赏泰山石,可以使人领略大自然造化的神韵,出神入化,有回归自然之感,使人切实体会到“天人合一”的真缔,达到佛家禅定的境界。